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穿越大楚做始皇 > 第一零一章 堵不如疏

  “哈哈!”

  忽然间,楚王大笑起来。

  屈原不知其意,心中疑惑:“不知是否因为臣说的不对,引得大王发笑?”

  “哈哈,寡人初见令尹时,虽有一颗赤子之心,但言谈之间,仍有沧桑谨慎,还以为是汉北之地十年,抹平了令尹的脾性,没想到却依旧是如此的刚烈,也好,若无这刚烈的性子,也完成不了变法的大事!”

  楚王这一番言辞,好像说的他在十年前,就对屈原很了解一样。

  对此,屈原心生疑惑,却也没再多问:“大王是明白臣之所云?”

  熊横起身,走到屈原身前:“寡人曾记得令尹与寡人曾说过,楚王的权力来自于群臣,因此推行变法,群臣十分地重要。”

  “有大司徒昭雎,颇有抗秦之心,心思缜密,对于朝中大事,处置起来游刃有余,去年抗楚之战,不管是楚军能胜,亦或是我楚能一直秉承抗秦之心,昭雎都是功不可没。”

  “寡人身在鄢城之时,成给昭雎讲授一典故,其意就是在告诉他,不要被身份所累,不要被权力所累,寡人是何等的希望,这位将寡人从临淄迎接归来的良臣的,拥立寡人即位的良臣,能矢志不渝的与寡人一道,共强我楚,唉,可惜,可惜哉!”

  说起这些时,熊横的心中是颇为感慨。

  一方面是觉得惋惜,一方面是感叹于将来似昭雎这样的臣子,不知还要丢下多少。

  “寡人立国事府,其意在于裁撤官员,集中权力,以清政事,为将来的变法打好基础,可如此一来,我楚国朝堂之上,必定会有大批的官吏,失去其权力,失去其官职。”

  “昭雎者,官居上柱国大夫,地位尊崇,其昭氏一族更是在我楚声势浩大,如今就没了景氏南氏,更是春风得意,这些失去权力的官吏们,必然都会投入昭雎门下,让昭雎成为其利益的代言人。”

  “寡人本以为至少在三五年之内,大司徒还是能顶住自身的压力,辅佐寡人来完成第一阶段的变法,没想到这才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已经要与寡人为难了,看来他终究是没有听寡人的话,被权力所累,可他不清楚的是,寡人才是楚王的王,臣子的一切权力,则来自于寡人!”

  在熊横的心中,对于这些事早就是一清二楚。

  那日朝会之上,刘启以近乎对国事府发难的态度,说了那三条对策,不用多想,这背后必然是有昭雎的指使。

  今日屈原所来,也是因为知晓这些,一个权臣景鲤,就将楚国闹成这样,如今可不想再有第二个景鲤了。

  等到楚王说完,屈原心中豁然明了,原来他所要说的,楚王俱是知晓,心下又对楚王的钦佩,是多了几分。

  “大王圣明,我楚国之事,皆是瞒不过大王,臣方才所云如此之多,倒是多虑!”

  屈原面上现出一丝惭愧。

  “哈哈,这也恰恰说明,令尹是忧思忧国,否则何有此思,只不过嘛,令尹所云破其大德取其高位,恐怕是不成了!”

  屈原连忙问道:“大王以为该如何?”

  熊横没有着急回答,而是在大殿中来回走了几步,忽然发问道:“令尹可知大禹治水否?”

  大禹治水!

  上古典故尔。

  只是这与大禹治水有什么关系?

  仔细想了一阵后,屈原忽然眼前一亮:“大王是说,堵不如疏?”

  传闻尧为帝之时,大河发生严重的水患,帝令臣子鲧前往治水,可花了整整九年的时间,不见一点成效,舜帝一怒之下斩杀了鲧,起用鲧的儿子禹前往治水,禹就是用了这堵不如疏之策,才彻底解决了水患。

  “哈哈,景鲤知寡人心也,正是这堵不如疏,我楚如此变法,我朝中必然有众多臣子心生怨念,一个人倘若有了有了怨念,不发出来,常年挤压在胸口,迟早会生病,而且你还不知病在了何处,而有大司徒昭雎在,便时时刻刻都能掌握到,这病到底是生在了何处,因而与其四处堵洞,不如一疏。”

  “寡人以昭雎去考教众臣子,必然是选拔一半,不用一半,没选拔上的那一半纵然有怨恨,也该是怨恨昭雎,不会恨到寡人,就算是这些人都只听昭雎之令,而不知寡人,也不要紧,令尹只需要将他们每个人都记下,日后多留几个心眼就是了,更重要的是,这些臣子尽皆拥立昭雎,让昭雎前去,也能或多或少消掉他们不少怨气。”

  “寡人今日消一点,明日在消一点,半年不成就一年,一年不成就两年,终究有一日,将这上上下下都疏通了,而不令我楚国病发,令尹以为如何呢?”

  楚王话落,又问向屈原。

  “唉,臣明白了,原来朝中一切,都尽在大王的掌控之中,看来是臣多虑了,既然是这样,那臣就谨遵大王的令,全力配合司徒昭雎,以做好我楚臣子的选拔。”

  “正是如此,不过这昭雎之事,自有寡人亲自盯着,令尹眼下要操心的,该是南太后,时至今日,太后到咸阳城已有一月多,是该到派遣使者,去往咸阳说于父王,让其打消归国的念头了!”

  对于这件事情,熊横总是很上心。

  这皆是因为他掌权之后,以国事府为起点,欲要将整个楚国都做个改变,那些不愿意改变的臣子,自然而言会想到咸阳的南太后,想到咸阳的楚王槐。

  要推翻他这个楚王,老楚王无疑是最快的办法。

  今时不同于往日,原先是景鲤号召群臣,以尊熊横为王而抗南后,如今可以是昭雎群臣,迎楚王槐而抗国事府。

  当年商鞅劓刑公子虔的时候,也没想到会栽在他的手上,凡事谨慎写得好。

  “大王,楚王槐若要入楚,必然是从武关而来,臣已令镇守武关的将军,严令楚王槐入楚,往咸阳派遣不少探子,为大王打探消息,至于何人为使者,去说服楚王槐,臣举荐典客府右令黄歇!”

  当初要送走南太后时,出主意的人乃是司败彭里,整个计策中最关键的,就是何人去说服楚王槐,让其主动提出不回楚国,这样秦人纵然是有心,也没有办法。

  屈原如今举荐一个不及弱冠的少年,实在让人诧异。

  “莫非令尹前几日让黄歇陪寡人来读书,便是此意?”

  “回大王,正是,黄歇者,善知纵横之道,为人少年血性,是一干老臣所不具有的,臣以为由他去,定可说服楚王槐,让其放弃归楚之心。”

  欲要楚王槐放弃归国之心,须先得以楚国大计而说之,若是不成,就只能是威逼,令其不敢归国。

  可不管怎么样,这位毕竟楚国曾经的王,当今楚王的生父,若是几分血性和胆识,还真就干不成这事。

  以后的黄歇会如何不少说,但至少现在的黄歇,是有这能耐的。

  “也罢,就依令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