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职场小说 > 重生之网络科技 > 第一百九十八章 半导体我的心(一)

  “辛苦你了!”

  “不辛苦,这是我想要的生活。10余年枪林弹雨了,心里实在是放不下!”周昌放下刀叉,其实真有些不习惯吃西餐。

  “叫服务员来双筷子。”英国的服务生自然听不懂中文,不过刘思的话主要是讲给周昌听的,“你应该多抽一点时间回家看看!”

  “我们每一周都有打电话,老板对我的家人很好。有老板在香港照顾着,我很放心。”虽然这西餐牛排没四川火锅美味,但比处于战争中的安哥拉的食物要美味多了。

  “安哥拉那边已经稳固下来了,就放松一段时间。你儿子明年就要升高中了,多陪陪他。你儿子这年龄正处于青春期,得多和他交流。”刘思很关心周昌,不厌其烦地劝说周昌多回家陪陪家人。

  “嗯,我会记住老板你的吩咐。”

  “这不是吩咐,而是作为朋友的关心。这次欧洲的行动结束,你就回家一个月好好陪陪家人。我会给安哥拉那边打好招呼,你的安哥拉大正保安分部部长职位占时被卸任了。”刘思不容拒绝地直接讲道。

  “好,这次欧洲任务结束,我会好好的在一个月内陪陪家人。”周昌没有多想,很感激刘思的关心。

  “最好带着家人一起去旅行……要不就来一场包机环球旅行吧!”刘思很佩服直接自己的想法,从没这么棒过,“花销我报销!”

  “可以,那谢谢老板了。”包机环球旅行,那花费可不少,即便是每年薪资有几百万美元的周昌也吃不消。既然刘思愿意报销,也想补偿家人的周昌没有拒绝刘思的提议。

  “天眼情报部在欧洲发展怎么样?”刘思问的是大正保安下属情报部天眼的情况,作为天眼情报部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周昌肯定最了解。这也是为什么待在非洲好好的周昌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伦敦。

  “欧洲、美洲、亚洲、中东四个天眼情报部着重的地区和大洲,天眼情报部或许赶不上军情六局、中情局、NSA、FBI、克格勃、摩萨德……这些大国的情报部门,但在欧洲、美洲、亚洲、中东四个地区和大洲,只要再给三年时间,天眼情报部在四个地区和大洲的收集情报能力可以媲美中情局、NSA、FBI、克格勃、摩萨德……这些大国的情报部门。”周昌对于天眼情报部很有信心和自豪,毕竟建立天眼情报部的时间和资金远远落后于中情局、NSA、FBI、克格勃、摩萨德……这些大国的情报部门。

  “天眼情报部具体情况你给我说说!”刘思吃饭自然不可能在大厅吃,这是包间,外面有保镖,自然讲话也就不用太小心。

  “天眼情报部目前分为欧洲事务部、美洲事务部、亚洲事务部和中东事务部,每个事务部下面再分别成立第二级的各国事务部。目前除了南美洲和中美洲的情报没有遍布各个国家,欧洲、亚洲、中东都已经运营第三级别的情报事务部,甚至一些大国运营了不少四级情报事务部。当下天眼情报部下辖特工1231位,外勤4598人,车辆、枪械及其他资源价值共在3亿美元左右。天眼运营部每年的经费大约估算在15亿美元左右,当然这是在没有大量任务的情况下的经费估算。”周昌脑海中对于天眼情报的内部资料牢记于心,张口就来,“老板,之前筹建天眼情报部的花费资金是安哥拉大正保安势力范围矿产资源出售的收入支撑着发展的,今后天眼情报部恐怕需要老板您的输血了。”

  “没问题,12月份我会给你的瑞士账户上打20亿美元,明年8月份大正保安我会注入20亿美元,我想足够了吧!”刘思摆了摆手,不在意的讲道。

  “足够了。”周昌很激动,听老板的话,如果真有40亿美元,周昌或许得开始思考扩大大正保安安哥拉分部的规模和天眼情报部的规模了。

  “不过天眼情报部的发展还是不够细致,不说其他,至少经济侦查部应该成立。毕竟我是一个商人。”刘思对于情报机构运作组建不懂,但他明白光是现在的天眼情报部于他用处很小,经济侦查部将会是天眼情报部的重要部门组成部分。

  “下去我就会组织人手筹建经济侦查部门。”

  “也不用太急,至少接下来的日子,天眼情报部的主要责任就是让一些电子工程师、IC设计师愿意为我工作。”刘思忍不住开始动用周昌来为魅族电子科技的发展加速了。

  “没问题!要多少?”

  “安哥拉的地下基地修得怎么样了?”

  “容纳5000多人同时生活没有问题!”

  “好,你就按照这个人数的限制做事吧!”

  魅族目前什么都缺,不过从难到易,CPU与内部存储器(Memory)和输入/输出(I/O)设备合这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自然是刘思的首要目标。

  CPU依靠指令来自计算和控制系统,每款CPU在设计时就规定了一系列与其硬件电路相配合的指令系统。指令的强弱也是CPU的重要指标,指令集是提高微处理器效率的最有效工具之一。

  现阶段的主流体系结构讲,目前市面上的CPU分类主要分有两大阵营,一个是intel、AMD为首的复杂指令集CPU,另一个是以IBM、ARM为首的精简指令集CPU。两个不同品牌的CPU,其产品的架构也不相同,例如,Intel、AMD的CPU是X86架构的,而IBM公司的CPU是PowerPC架构,ARM公司是ARM架构。

  intel、AMD、IBM、ARM四家,除了ARM,其余三家都是美国公司。CPU方面,不管是架构师还是IC设计师,刘思为魅族准备的就是intel、AMD、IBM、ARM四家的工程师。或许挖不来绝对核心,当只要挖来能够知道核心的工程师就可以了。

  为什么CPU那么难?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运算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LogicUnit)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Data)、控制及状态的总线(Bus)。

  运算器、高速缓冲存储器以及电路,这些东西看起来只有三样,可实际上,运算器、高速缓冲存储器是由至少几千万个元件的组成的特大规模集成电路。而国内在IC设计简直是弱鸡。运算器、高速缓冲存储器的IC设计方面绝大部分是将大量的微型电子元器件集成在一块塑基上,这些大量的电子元器件可能包括了诸如晶体管、电阻、电容、二极管等等。

  IC设计的流程一般为:系统规范、算法分析或者叫可行性分析以及功能实现。

  可是呢?因为CPU体积小,所以要求高,电压、电流等变动很微小就能够影响稳定性。别说几千万个元件的设计,就是几个元件,其设计都不好弄。甚至一个塑基上就那么5,6根晶体管的电路,这样改输入有阻抗,那样改ac补偿是到了,dc下压差又变了,加个电容,整个增益曲线全变。几个元件的电路设计就这么麻烦,你可以想象几千万个元件怎么办。

  只要大笔投入,那么产出也一定会有。可是在集成电路上面,真有些难。为什么?确定了如何实现的基础上,这一步就是具体的去实现了,功能实现分为两步,其实这两步现在是并行进行的,哪两步呢,就是设计和验证。设计就是编写VerilogHdl程序然后综合出电路,验证是搭建验证环境,验证功能的正确性。

  验证是最花时间的,其中最令人抓狂的一点就是,验证只能证伪,也就是我只敢保证我验证过的错误是错的。比如,对于32位加法器,你随机验证了很多组加法,都没有问题。那么你敢100%保证你的加法器没问题吗?你不敢!因为你没有把每一组加法都遍历一遍,你也不可能做到,至于为什么做不到,大家可以自己算算时间。当然情况也没那么糟糕,我们还有形式化验证等一些手段来保证它正确的概率。这两步最终输出的是综合出来的电路网表,拿着这个网表去进行物理实现。

  实际上了,综合出来的电路网表那只是理论结果。一般来讲,理论结果的电路网表出来后就会去进行物理实现并验证。理论结果出来的电路网表大问题一般没有,但是在功耗、散热、工艺偏差、设计收敛等方面却肯定一般头几十版,几百甚至几千版都要进行再修改。

  而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国内没法实现物理验证,高端的光刻机、等离子刻蚀机等高精密机器的禁运,国内没一家能够真正验证产品的。

  只有一些过时的精度在1MM以上光刻机、等离子刻蚀机等机器国内才能买到。所以国内芯片的生产只能是低端产品,技术的劣势比较明显,生产的芯片比较粗糙,质量无法保证。

  因此,企业之间、企业和用户之间还是缺少一种信任机制,对于制造企业来说,采用国内芯片设计公司的方案往往意味着更高的市场风险,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无法形成合力。即使是从用户角度看,他们选择某款电子产品时,所熟悉的参数一般都来自国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