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职场小说 > 重生之网络科技 > 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墙角的功夫(三)

  在国内,真心很难招到电子硬件研发人员。国内,那些最高级的技术都是看不到了,而且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硬件专业等专业也向软件方面发展,因为不管是编程,还是专业的软件管理,软件应用什么的,工作很好找的,市面上这类的公司是很多的。无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是电脑硬件开发,在中国的学生中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中国国内根本没有几家顶尖的公司?联想?一个组装电脑去卖的。华硕?联发科?台电?在中国招的也只会是管理层和销售层,真正的研发者不会来这里招的,都是台湾的。其他的基本也都是这样,真正的中坚力量是那些和大学有合作的,深入合作,技术共享,共同创新的那种大学,类似于斯坦福,哈佛什么的。而在中国,每个大学都会有实验室,都会和intel,和德州仪器什么的有合作,但是玩的都是什么单片机什么的,基本没多大用处。

  看到寥寥几人的名单,刘思在联想到电子硬件行业的短板,他心中有一股气。他决定,电子硬件产品中除CPU不要求一下子两三年之间就会有成果,但刘思下定决心在两三年之内把半导体及相关产品、内存条、显卡、硬盘、显示器、主板……LCD/LED液晶屏、3D技术、家电、手机及其他领域做出一定的成就。为此,他准备付出500亿美元的相关研究费用。

  对于国家电子硬件的落后,刘思很理解,毕竟民企那家公司能够投入这么大搞研发,而500亿美元即便是国家也吃不消。

  500亿美元很多,刘思现在没有这么多资金。但也不是无的放失的乱弹琴,500亿美元在1998年一月份他就能够拿出来。当然,他也不是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资金来。

  不过1997年7月2日泰铢贬值为基点,到亚洲金融危机深化最严重的1998年1月份,刘思估摸着他仅仅在泰铢、比索……亚洲外汇期货中就能够赚得1000亿美元以上利润。

  目前,在新加坡刘思手中140多个账户中,共计拥有泰铢、印尼盾……等货币的远期合约1680亿美元的头寸,到1998年按照泰铢贬值54%、印尼盾贬值78%、林吉特贬值41%、菲律宾比索贬值52%,如此一来,目前1680亿美元的远期合约头寸,大概会为刘大少带来900多亿美元的收入。

  加上之后这次投入的10亿美元放大50倍杠杆,就能够吸纳500亿美元的韩元远期合约头寸。韩元从97年10月份之前的880~900韩元兑1美元,直到98年1月份达到1600~1800韩元兑1美元,贬值超过50%。如此,在这500亿美元韩元远期合约头寸上,刘思到1998年1月份能够获得250多亿美元的收入。

  加上在98年1月份迅诉建立换向做多,大概能够建立泰铢、林吉特、韩元……等总计600亿美元的运气合约。或许与做空方向的头寸、收益相比不足。但也有15%~25%的收益率,算下来,估摸大概能够获得180亿美元左右的收入。

  这么一算下来,仅仅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他就获得了1300多亿美元的收入。这还没有算上刘思将来准备在香港股市上的一些操作获得的收益,和在印尼盾第二次贬值操作中的获利。

  90年代这真心是一个黄金年代,金融危机比比皆是,投机机会更是年年都有。

  “好吧!这名单上的人才魏总也请费心了。中国时局如此,咱也就不多说,魅族电子的事情我会想想其他办法。”刘思对于在国内没找到硬件研发人才很失望,这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失败。诺大一个中国,连韩国、日本这些小国家都比不了。

  他眼睛都要红了,双手紧握,他心中对于电子硬件研发生产的他想出了正经途径不行就动用周昌的大正保安力量去绑架人才。为此他也决定当到了98年1月份收获的时候,他要再次给周昌注资10亿美元发展情报工作及大正保安的武装力量。

  “刘总请放心,这件事情中智会全力为您分忧!”魏军很认真的说道。

  “那么劳烦了。”其实刘思是知道的国内其实也有一些硬件研究方面的专家,比如中科院的微电子研究所中就拥有几百上千的相关研究员。

  中智能够挖武汉邮电科学研究所的墙角,却不敢去挖中科院的墙角,特别是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与九五计划的密切相关作用。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魏军很客气,刘思目前是中智的第一大客户,搞得好,他可能不久就会高升了。

  “虽然是买卖,但我还是真诚的感谢魏总的辛劳。”魏军一个老男人他可不感兴趣,所以事情一了,三言两语就准备告辞,“魏总,如果没什么事情,就不打搅你了。”

  “刘总说哪里的话,我这里永远欢迎刘总。”魏军察言观色也不差,知晓刘大少可能想走了,“刘总有事要忙,在下送送您!”

  刘思到酒店就快速的进入自己的房间,然后拿出唯一依赖的金手指开始快速的搜索起来关于CPU、显卡、LED等技术的所有能够找到的信息,包括新闻报刊媒体新闻、论文、技术图片等等。

  电子硬件包括CPU、显卡、声卡、内存条、LED等等技术都涉及一点,那就是半导体产业。

  半导体发展不容易,不提其他衍生产品的研发,光是半导体设备都是刘思发展电子硬件产业链的阻碍。一条CPU的生产线价值100亿美元以上,设计200多家近300家设备制造企业。其中细分包括等离子刻蚀设备、离子注入机、薄膜沉积设备、掩膜板制造设备、检测设备、测试设备、表面处理设备、光刻机、刻蚀设备、单晶圆沉积设备、晶圆清洗设备、涂胶机/显影机、退火设备、检测设备、测试设备、氧化设备、高端光刻机、外延反应器、垂直扩散炉等等设备。

  这些设备都很金贵,想想一台微米级的光刻机价格就是几千万美元,更别讲纳米级的光刻机了。最为重要的是这种设备,刘大少想买也买不到,国外对国内的禁运是一道大门槛。

  不过好在根据搜索到的信息看来,国外目前的技术还不是太先进。依据得到的信息——1998年2月:Intel发布333MHzPentiumII处理器,开发代号为Deschutes,并且首次采用了0·25微米制造工艺,在低发热量的情况下提供比以前产品更快的速度。

  刘思觉得目前英特尔的半导体制造工艺差不多在0·18微米左右,至多也只是已经突破0·18微米制造工艺,但也不会超过0·15微米的制造工艺。

  半导体设备有三大关键设备:光刻机、刻蚀机、化学沉淀设备。

  光刻机又名:掩模对准曝光机,曝光系统,光刻系统等。一般的光刻工艺要经历硅片表面清洗烘干、涂底、旋涂光刻胶、软烘、对准曝光、后烘、显影、硬烘、刻蚀等工序。(光刻)意思是用光来制作一个图形(工艺),在硅片表面匀胶,然后将掩模版上的图形转移光刻胶上的过程将器件或电路结构临时“复制”到硅片上的过程。

  光刻机有两个难点,看到两个难点刘思有些蛋疼,想了又想,他只好打起了挖墙角的主意,甚至是不计成果的挖墙角:绑架、要挟什么的只要对方不识时务,他一定要对方好看。

  两个难点都在对准系统方面:制造高精度的对准系统需要具有近乎完美的精密机械工艺,这也是国产光刻机望其项背的技术难点之一,许多美国德国品牌光刻机具有特殊专利的机械工艺设计。对准系统另外一个技术难题就是对准显微镜。为了增强显微镜的视场,许多高端的光刻机,采用了LED照明。

  世界半导体装备制造主要有三大强国:美国、日本、荷兰。当然德国本身就是高精制造设备方面的专家,在高端光刻机方面也还不错。所以在光刻机技术方面除了其他技术、理论用金手指的搜索成果之外,刘思在高精度对准系统的事情就打算挖美国、日本、荷兰、德国的墙角了。

  光刻机按照历史,国内发展也还不错,只是一步落后步步落后,刘思有些等不及的要发展半导体产业了。要知道2012年一年我们国家仅仅芯片进口就花费了1200余亿美元,可谓市场庞大。

  光刻机的对准系统主要又有三大核心技术,光刻机工作台、光刻机物镜调装台、光刻机光源系统。

  2012年4月份,国家科技部“十五”重大科技专项100纳米高端光刻机研制成功。接下来的三年时间,国家在纳米高端光刻机依旧付出很大,当然收获也还不错。仅仅三年时间,就突破了光刻机技术在90纳米的一个技术台阶,并且迅速的进入下一个65纳米技术台阶;接着又很快速的在2015年出45纳米的并且65纳米光刻机实现产业化。

  中国的突破使得国外的技术门槛不存在,关于100纳米、90纳米、65纳米的文献资料总算是公开了来。让刘思对此很是兴奋,要知道如此一来,他更容易找到先进的文献资料,并且以此来吸引一些真正的科研人员加入魅族电子。